但凡问出这个问题的人,都是最近被带节奏带的不轻。
其实我本来不想公开说这个话题的,毕竟自己也是做生物信息个性化服务的,直接出来站台不合适,偷偷的做做项目挺好。
本身技术出身的就最笨,再这样下去,估计得被卷死。
我直接说观点:好发,而且会一直是发文利器。
大家先别抬杠,先听我说。什么叫做纯生信,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对各种组学数据,包括转录组,基因组,表观,蛋白等各种分析,得到一些标记,signature或者模型,然后利用其他的队列验证,或者实验验证,或者对接基础做机制研究的。
从组学数据出发到筛选出生物标志物,这一系列过程叫做纯生信,之所以纯,是因为没有实验。
这一系列的过程,大佬都是这么做的,CNS级别的文章很多,十分以上,没有任何问题。
Integrative Single-Cell Analysis Reveals Transcriptional and Epigenetic Regulatory Features of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ancer Research(IF:13.312)
那为什么大家都说纯生信不行了。
其实这里的纯生信,大概率是说的公开数据库纯生信挖掘。说白了就是跟meta分析一样,没有一点自己的数据,纯粹挖掘别人的,没有新意,没有数据,纯流水线。这样的纯生信不好发。
首先为什么要用公开数据库,不用自己的数据呢。两个原因,第一个自己没有数据,数据信息不完备,甚至说没有样本。不用考虑测序的问题,测序现在成本超级低,构建一个自己的队列没有任何成本。要知道收集一个具有挖掘价值的队列是需要很久的时间的,这个时间不是每个小微医生都能承受的。说白了,不是不想,是没有。
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公开数据库挖掘没有前途了,小编认为这个就是个伪命题。如果你的科学问题足够有意义,编辑不会在乎你用的是谁的数据的,这也就是说meta分析还存在,甚至有高分的根本原因。
单细胞大佬张泽民,公开数据库纯生信做的肿瘤免疫
公开数据库纯生信不好做的原因在于,你没有好的科学问题,你的科学问题没有数据支持。
而不是说好不好做。
这是两个概念。
插个广告,生信人团队目前有大量的成熟的技术挖掘路线,能设计更贴合临床的分析思路,已经累计服务400+单位,有无数据都可以,欢迎找我们课题合作。
二维码
如果你有好的科学问题,然后你还能匹配各种资源,那就能发高分文章,顺利或者坎坷。
如果你没有好的科学问题,也没有什么资源,那就直接临床问题+公开数据库纯生信+简单实验验证,先上车再说。
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Three MVI-Related Gen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(Int J Biol Sci , IF 10.75)
别人怎么说不重要,小编目前遇到的分析需求很多,所以你懂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