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可能大家已经习惯了基于表达做预后分析,那么今天来点很不一样的。突变signature不知道你是否见过?这样的分析很少,为什么大家都不做呢,答案也比较简单。想做但是突变数据难出结果啊。文章发表于NPJ Precis Oncol(IF:8+)话不多说,看人家怎么做的吧。
流程图
主要分析:
1、Mutation Signature 构建(基于免疫治疗突变数据集,使用单因素cox+lasso回归分析)
2、Mutation Signature 作为预后marker能够预测患者免疫治疗临床获益(多数据集验证;OS \PFS都ok)
3、做突变怎么能少的了TMB呢,所以文章结合Mutation Signature 和TMB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层(效果还不错)
4、结合其它临床特征阐述Mutation Signature是一个独立预后因子
5、就算是突变也要结合下肿瘤免疫浸润(最后的倔强),当然是结合既有突变又有表达的TCGA数据做的了
6、接下来就是审稿人和小编自己也比较喜欢的结论性美图
到这里在文章中展示的图就没了,对就只有5张(图不在多,分析不在难,有精品则成)很多图研究者都放在了附图
1、要证明文章构建的Mutation Signature与其他临突变特征相比对预后的预测能力yyds
2、要证明文章构建的Mutation Signature适用广度,所以分析了其它癌型
3、不同指标分组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占比以及对预后的分层能力(证明Mutation Signature依然棒棒的)
4、文章构建的是免疫mutation signature,所以分析下signature与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,嗨分析了mutation signature分组其它突变signature的占比与相关性
5、免疫signature在mutation signature分组中的差异(TCGA)
总结:
为什么文章能发到8分以上呢,小编认为有三点亮点:1、是一个基于免疫治疗突变数据集的分析(多个集合) 2、基于突变数据构建的signature真的不常见也结合了很多突变指标 3、结合TCGA表达数据集分析
目前免疫治疗的表达还相对比较少,但是突变数据还是不少的。即使没有这么免疫治疗突变数据,那么做一个简单的突变signature估计也很好发。有想法的小伙伴赶紧吧